在美景与艰险并存的川藏线上有这么一段路程,它被冠予“死亡路段”的称号,同时,它也有通麦天险和通麦坟墓之称。这段路即通麦至排龙的近15公里临江悬崖险道。这段路的一边为笔直峭壁,另一边是没有保护措施的悬崖,崖底则是奔腾的帕隆藏布江。
每逢川藏线雨季,因为地质疏松而导致此路段频发泥石流和塌方,使得这段路程修了又毁,毁了又修,在川藏线大多数路段都铺上了柏油马路之时,这段路依然还是泥泞的单行道。会车之际,驾驶员都得极度小心很多时候车辆一边的车轮都里崖边只有仅仅十几厘米甚至还会悬空几厘米,可以说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些路段实在不容两车交会,于是,一方的车辆只得退回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寻找合适的交会地点。
除了泥石流和塌方等地质灾害,这段路上还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峭壁上不可预见的落石,这常发生在转弯的路段。落石或大或小,都能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此路段是川藏线上灾害最多的路段。>>>详细阅读【通麦天险最新路况】
通麦至排龙还要路过通麦大桥,如今在以前的桥旁修建了新的通麦大桥,不过因为地质原因,桥面承受不能超过20吨,所以驻守人员都采用单方向短暂放行的办法。每次通过一辆车,且随车人员需步行通过。而老的桥只容得5人同时步行通过,单车仅限3辆同时通过。因此这段路的车辆通过率是极低的,如果遇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堵车很长时间。提醒游客需备好食物和应急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藏线上经常会有运送物资的汽车兵,游客和普通车辆必须让军车先行,以保证物资能按时到达。当然据说不久后这段路会修建隧道,这样就避免了峭壁落石和掉落悬崖的危险。
总之,前往通麦,尤其是自驾前往的游客,都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他们可以说是用生命在体验着大自然。但是,无论怎样经验成熟的驾驶员,都需要十二分的注意脚下的路。
发表评论